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并没有影响日本企业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下称“进博会”)的信心。
在10月30日的发布会上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道,就参展企业国别方面来看,传统贸易伙伴参展积极性较高,比如,日本有400多家企业参展,展览面积5万多平方米,比上届分别增长10%和16.9%。 9月23日,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了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一行。横井裕说,日本与中国及上海的经贸往来密切,日本企业对在华发展保持坚定信心,我们也将继续推动日本与中国及上海的各方面交流,并鼓励日本企业参与第三届进博会。
加码中国市场
今年4月疫情***严重的时期,为缓解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,日本政府在推出史上***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(近1万亿美元)中,专门拨出22亿美元,鼓励日本企业将制造生产能力多元化。比如,鼓励一些与日本民众生活相关的产业(口罩、医疗器械、汽车产业)迁回日本或者分散到东南亚地区。
对此,全国日本经济学会、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发布的《日本经济蓝皮书: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(2020)》认为,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定位,已经逐渐从加工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,向消费中心转移。从数据来看,中日双边贸易有可能会减少,因为一部分供应链不再通过国家间的贸易完成,但是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会因此减弱。
疫情以来,中日经贸体现出了较强的韧性。海关总署***新数据显示,日本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。今年前8个月,中日贸易总值为1.4万亿元,增长1%,占我外贸总值的7%。其中,对日本出口6387.2亿元,增长0.3%;自日本进口7660.6亿元,增长1.6%;对日贸易逆差1273.4亿元,增加8.7%。
而日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也在不断加码。疫情期间,资生堂在上海奉贤设立了研发机构;养乐多则选择将无锡的工厂扩建。三井住友海上株式会社也表示将于年内在上海成立中国地区总部,并于明年初正式营业。新公司负责人菅匡彦告诉***财经记者,将积极发挥新公司的总部职能,整合集团在中国内地的资源,带领公司不断壮大,致力于繁荣上海的保险市场,培养金融人才,继续为上海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老朋友牵手新伙伴
在400多家参展的日企中,不乏诸多“老朋友”。比如,日立(中国)有限公司(下称“日立中国”)已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。据日立中国公共关系部总经理伊藤昌广介绍,今年日立依旧重装亮相4.1号馆的技术装备展区,展位面积约为600平方米。今年展出的亮点主要包括重离子癌症治疗系统、穿行式爆炸物探测装置、新型液压挖掘机ZX120-***、楼宇智能管理等。其中,ZX120-***是日立***的新品。
而此前作为***个签署首届进博会的日本企业,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那智不二越公司(NACHI)热情不改,积极筹划本届进博会。在第二届进博会上,那智不二越带来的超高速点焊SRA系列机器人相当震撼,其协同、高效的运作让参观者印象深刻。今年,那智不二越依旧为进博会带来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工业机器人,比如这批机器人有电焊、码垛、搬运、组装等功能,可供工业制造、仓储等多行业使用。
中小企业首展比例高
据***财经记者了解,此次参展的日本400多家企业中,除了行业巨头外,中小企业也将集体亮相。按照以往两届进博会的惯例,日本贸易振兴机构(JETRO)担负着日本中小企业参与进博会的组展、招展工作。
JETRO上海代表处提供给***财经的数据显示,今年JETRO共组织了156家日本中小企业集体参展,数量与第二届进博会持平。
JETRO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水田贤治告诉***财经记者,本次日本中小企业将聚焦食品、农产品、医疗器械和医药保健以及消费品三大展区。其中,在食品及农产品展馆参展的日本中小企业为116家,在医疗器械展区参展的为40家。“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中的(日本)企业有68%是***次参展,医疗器械展区中首次参展的企业比重也接近50%。”水田贤治说。
日本的中小企业,历来是进博会的积极参与者。在前两届进博会上,日本中小企业带来了许多“接地气”的先进技术与理念,让参展观众津津乐道。而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也使得许多日本***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。
水田贤治表示,正是进博会的溢出效应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日本中小企业把进博会作为亮相中国市场的***平台,所以首次参展的比例在走高。
注:本文章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网络